外交学院外语系简报
2018年第16期
第四届外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八:
法日电影联映活动完美落幕
法国电影
5月27晚6点在沙河校区教学楼504教室,法语电影展映开始了。本次为同学们挑选的电影为《尽情游戏》。
《尽情游戏》是一部由让-皮埃尔·热内导演的黑色幽默喜剧,于2009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影片主要以“讽刺军火贸易”为核心,从侧面反映出了军火贸易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故事开始于某沙漠地区,几名法国士兵正在进行扫雷工作,男主角巴齐尔的父亲在拆除一个地雷时不幸遇难。然后时间跳转三十年,此时的巴齐尔正为巴黎的一家音像店工作。正当他津津有味地看电影时,一颗流弹打中了他的头部,导致他直接昏迷,被迫住院。清醒后,巴齐尔发现他的工作丢了,因此整日闲逛,居无定所。一日,他遇见了流浪汉萨拉莫。萨拉莫将其带到垃圾场的一个“山洞”里,在这里,他遇上了一位自认为是人类学家的黑人——雷明顿;一位能把自己藏在冰箱里的“橡胶女孩”;负责伙食的“妈妈”,心算能力了得的“计算器”;一直妄想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体炮弹——巴斯特。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害死他爸爸的凶手是两家互相竞争的本地军火商。于是,巴齐尔开始与朋友们谋划一场复仇之旅……
毫无疑问的,《尽情游戏》是一部经典的“热内”电影,奇幻依然,新意稍缺。本片一开场,无论从画面还是配乐都充满着典型的让-皮埃尔·热内的气息,那种法国电影所独有的腔调。导演运用了他惯用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戏弄”的故事。
灵感来源于《白雪公主》的《尽情游戏》,在每一帧中都充斥着奇幻色彩。一个脑子里有子弹的人联合一群怪人——包括一个软骨女郎,一个爆破专家,一个天才计算少女,一个无比瘦小又无比大力的艺术家——最后整垮了两个军火商,这样奇幻的恶作剧被冠以了“大义”,为广大深受武器伤害的平民讨个说法,可谓最正确的“儿童主旋律”:好人得胜,坏人罪得其所。可以说这种浅显的善恶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影片的评论两极分化:宽容的《正片》杂志打了满分,《电影手册》杂志却给了零分。有人喜欢善恶分明的,也有人喜欢黑白不分的。然而笔者认为一方面这种矛盾性赋予了这部影片一定的话题性,另一方面这种清晰而又浅显的价值观是与法国式的幽默和玩世不恭最为搭配的。
而在画面与音效的运用上,这部作品也处处充斥着“热内”式的氛围。带着点《天使爱美丽》的影子,影片灰蒙蒙的色调总会使观众不自觉地被吸引。随着情节的推进,蒸汽朋克风格的小屋,黑色幽默式的华尔兹三拍配乐,铁器摇晃而发出的有些莫名其妙的声音,戏谑的感觉淋漓尽致,使人仿佛在欣赏一幅加了油彩的铜版画。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整个影片张力十足,可谓是享受。
可以说《尽情游戏》的整个叙事流向已经很明确,大家就是要看军火商怎么一步步的落入圈套,火并,最终落入法网。“很好玩,很容易理解,闹哄哄的我们一家都很喜欢”,部分法国观众的喜爱,正说明《尽情游戏》是一部非常通俗的商业喜剧片。人物众多,情节打闹,好比贺岁片,适合全家观影;笑点一波波袭来,绝无冷场,再加入那么一点点怀旧,以小博大的快感,俘获观众似乎不成问题。然而,票房并不能代表一切。因为故事太简单,少了一点嚼头,又不像《小尼古拉》那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命力,《尽情游戏》的速跌也是在情理之中。对于期待高的影迷来说,《尽情游戏》实在太过主流,没有热内前几部作品那么“惊艳”;而看惯了丹尼•伯恩的表演,他的那种“蔫坏”早已定型,也并不比喜剧院里强多少。一百多万的票房,对于定位在商业电影的热内来说,就是一场失败,而这也说明不少观众对热内的此次回归并不太认可,厌倦了其简单的自我重复。
总而言之,《尽情游戏》可能并不完美但绝对值得一看——它可以为你带来轻松而愉快的观影体验。
日本电影
5月27日晚七点三刻在沙河校区教学楼504教室,本次外语文化节的最后一场电影展映——日本《仁太坊》如约而至,同学们相聚在教室里,共同观看了这一部荣获日本教育部门以及文化、体育、科技等相关组织团体多项推荐的优良人物的动画作品。
该片以江户时代为背景,讲述了日本民族乐器——津轻三味线始祖仁太坊的传奇故事。仁太坊早年丧母,8岁的时候因天花病而失明,后来父亲也坠河去世。他自幼对音乐非常敏感,喜欢吹笛子和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来自云游艺女的三味线的演奏,便义无反顾地拜师学艺。在挨家挨户地进行演奏的时候,他的音乐先是被吃闭门羹,后来逐渐有了听客。他作为津轻三味线的始祖,对三味线的演奏方式予以了革新,24岁时便名扬日本。
看完这部影片后,同学们纷纷被仁太坊身上的那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所打动。仁太坊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他对于三味线,对于音乐的追求却从未放弃。在他的身上,同学们看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精神——求道,即,无论做什么,都要悟到背后的道理和真谛,都要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做到最好。
在这次观影活动之中,同学们不但了解了日本江户时期的时代风景和生活情态,而且通过影片的主人公身上的坚韧品质,读懂了日本“求道”的精神。这不仅开拓了外语系同学的眼界,而且这种“求道”的精神,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极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