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动态

外语系邀请余中先教授举行“加缪的文学创作——从认识荒诞到选择反抗”讲座

外交学院外语系简报

2022年第51期

———————————————————————————————————————

外语系邀请余中先教授举行“加缪的文学创作——从认识荒诞到选择反抗”讲座

2022年12月5日上午10点,我院外语系王晓侠教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名翻译家余中先教授举办题为“加缪的文学创作——从认识荒诞到选择反抗”的学术讲座。王晓侠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讲座,法语专业大四、研一、研二的同学以及赵宏声大使共三十余人在线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王晓侠教授首先介绍了余中先教授丰富的文学翻译经验以及深厚的文学研究功底,并且向余中先教授简要介绍了列会参与的同学和老师的情况。


讲座正式开始,余中先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加缪的生平及其代表著作。从《局外人》这部代表作作为切入点,从具体的故事情节、小说主人公的特点出发,系统分析了加缪对荒诞的认识以及加缪存在主义的实质。紧接着,余中先教授又提及了加缪的另一部代表作,即《西西弗斯的神话》,从两部作品的对比中,探究了加缪对于荒诞——反抗——人道主义(爱)的认识过程。

然后,余中先教授又谈及自己“四读”《鼠疫》的过程,在每一次的重读之后所产生的新的感悟。


一读《鼠疫》:读出了“反抗”:即《鼠疫》是人面对荒诞的现实时的反抗。余中先教授从具体的故事情节以及六个主要人物的分析,带领同学们体会加缪对人物的塑造以及小说人物的现实投射,并且引领同学们思考到底什么是“反抗”、为什么要“反抗”的哲学命题。

随后,余中先教授又分别从自己二读、三读、四读《鼠疫》的经历,分析了《鼠疫》对我们目前现实生活的预言和启示。最后,余中先教授从《鼠疫》的艺术风格、以及加缪的思想风格方面又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近两个小时的主题讲座之后,同学们积极向余中先教授请教相关问题,比如:如何在文学史的角度上看待加缪的存在主义到新小说派的碎片化写作流变的原因?以及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去欣赏加缪的文学之美等。

2021级法语专业研究生 杨鑫敖供稿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