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外语文化节3:北外郭连友教授讲座

外交学院外语系简报

2018年第11期    

 

 

第四届外语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三:

郭连友教授中日同声传译讲座

2018年5月23日下午,外语系在沙河教学楼111教室举办《中日同声传译的经验与教训》讲座,主讲人为国内日语界知名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郭连友教授。本次讲座为外语系第四届外语文化节中的第三场专家讲座。本次讲座由外语系教学副主任周萍萍老师主持。讲座的主要内容为中日同声传译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有关训练方法。

郭连友教授从自身的求学经历说起,让在座的各位同学颇有代入感。郭教授在日留学期间,以维护在日华人的合法权益为契机,接触到了传译这门工作。以此为讲座开端,郭教授顺带为同学们讲述了日本在法律方面的概况、改革开放初期在日华人的逸事、自己对在法庭为国人服务的感想,语言诙谐幽默,讲座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郭教授首先讲授了通译的种类,紧接着以日本震灾报道为例,进行了同声传译重要性的详细讲解。郭教授讲到,在东日本大地震期间,正是CCTV优秀的传译工作,为在日华人避难、撤侨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提到了中日70年代建交时的轶事。种种鲜活的例子生动地揭示了同声传译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同声传译的失败谈,郭教授也毫不避讳。从自己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经验中总结出三个主要教训:事前准备不足不可取、口误要注意、对汉语方言应有所了解。通过以往失误的例子,郭教授总结出一个心得:做同声传译,靠平时积累,要关注时事,学会灵活应变。并指出,高端口译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在人格和心理方面应具备四种品质:一、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二、遵守纪律、诚实守信、守时保密;三、勤奋好学的求学态度;四、做事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接下来,郭教授向同学们传授了同声传译的理论与基础训练方法,教导同学们要训练自己的多处理能力,做翻译工作更是要抓住句子的本质。在讲座现场,郭教授组织同学们进行“影子训练”,帮助同学们体验注意力训练的感觉。

“同声传译风险性很高,但是承担沟通工作、接触不同领域的人、体会精神高度专注的快感、同声传译工作中含有的工匠精神,等等,都让我热爱这份工作。”这是郭教授,一位在同声传译工作一线奋斗多年的外语人的心声。

最后,是同学们的提问环节,郭教授耐心的为同学们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训练方法、工作相关要求等问题,同学们均表示收获颇丰。郭教授最后指出,同声传译,实力最重要。并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欢迎同学们投身于这项事业中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