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外语系2021级新生开展“青春读书好,成长进行时”主题读书班会活动

外交学院外语系简报

2021年第33期

————————————————————————

外语系2021级新生开展“青春读书好,成长进行时”主题读书班会活动

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外交历史,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更好的融入外交学院的学习生活,外语系2021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青春读书好,成长进行时”主题读书班会活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要加强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为营造书香校园的风气,倡导终身学习,开拓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外语学子的精神境界,在2021级新生初入校园之际,外语系开展了此次主题班会活动,每位同学都收获颇丰。

法语班班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同学们进行了新生书单的分享,团支书冀树辉同学分享了自己阅读《外交十记》的心得体会,讲述了自己对新中国外交的看法与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对钱其琛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外交家的敬佩,第二部分同学们进行了好书推荐,推荐书目包括:《我心归处是敦煌》《先生》《掬水月在手》等书目。大家都积极参与班级第一次班会,发表了各自想要分享的书录及读书感受,受益匪浅。 

 

日语班同学们围绕着建党百年的主题进行了分享讨论。徐睿扬同学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共产党简史》的感想:狂风乍起之际,我更深深地觉得,那跨越百年的坚守是一种应被铭记,更应被传承的风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先辈们都曾被寄予厚望,托付使命,也都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怀着一种执着的坚信——坚信总有一代人会实现他们的梦想。百年之后,我们更应坚守,为自己的生命作下注解,为一代人的使命作出奉献,为国家和世界留下再行一步的勇气。钱亮宇同学分享了自己关于《外交十记》的读后感:我读完本书后,感触颇深。曾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外交学院的学生与立志成为外交官为中国向世界发声的青年,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先锻炼能力,端正心态,更要胸怀对于祖国的无限赤诚与热爱,才能代表中国站上外交的舞台。《外交十记》对我而言,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外交画卷,是一本外交的入门教材,更是一座值得我反复阅读的宝库。王佳懿同学分享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简史》的读后感:我们青年一辈要努力学习把握机会,极力创造,补国之不足,拓未来新渠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与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在稳中求进中谋好新局、开好新篇,创造崭新的宏图。

 

西语班同学们首先交流了假期读书感受。覃纤睿同学分享了她阅读《外交十记》的所思所得,引起了同学们深刻的共鸣。她说,在这本钱其琛外长倾注了无数真情实感的纪实文学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不易,深深折服于中国外交人的兢兢业业,也给自己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听到这里,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表现出外院学子向往外交事业、深耕学习园地的蓬勃精神。钱琛同学谈到了她阅读的心得:书籍陪伴着她的成长。她在《群山回唱》中看见阿富汗近百年的政治、宗教、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在《风流去》中感受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高贵和苦闷;在《角儿》中体察大时代中小人物的人性边界。在阅读中,境界得到开阔,灵魂得到升华,阅读将她塑造成一个更细腻、更挺拔的人,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一个值得追寻的方向。

正逢诺奖揭晓,借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热度,同学们也回顾了老师分享的几位西语世界获奖作家,徐英惠同学对大师们的作品做了简单导读。在她娓娓动听的语言里,《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人性与情感的多样、《城市与狗》中官僚机制的黑暗腐朽、《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里语言的精彩优美……在同学们的眼前一览无余。

 

青春读书好,成长进行时。书籍在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格外能够浸润心灵、修德养性,给人以成长的支持。离开家,踏上一片陌生土地,同学们不免感到迷惘与彷徨。唯有书籍带着跨越时空与地域的力量,一如既往地给予同学们亲切的关照。在阅读中,名家的智慧源泉闪烁着人文之光,照亮了每一位在生活中踽踽独行的青年学子,激励着我们不断迎难直上、勇攀高峰。此次读书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激发了大家对于在外院学习、生活的更大热情。怀着更强烈的自信,同学们自知更广阔的舞台正在展开,自信将在新时代大有可为。

 


上一篇 下一篇